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议:[暂无会议] »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本文基于1971—2020年铁岭地区CIMISS站点数据及再分析资料,结合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铁岭地区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年均最低及年气温极值初步气候评价。结果表明:
(1)铁岭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存在明显上升趋势,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上升速率相比年平均气温升温速率均略偏高。总体呈西南至东北梯度。开原地区东西分布对比明显,而昌图地区除少数乡镇区域外,都在平均值(7.8℃)以下。
(2)近十年(21世纪00年代至10年代)正距平值最大。在此背景下,本世纪以来仍出现5个气温极低异常年份。平均气温明显突变时间出现在1993年,至今年升高趋势加剧。2010年之前存在3-5a小尺度短周期变换,80年代开始出现明显6-10a周期信号。
(3)平均最高气温在20世纪70、80年代有次明显转折。2014年至2020升高趋势较前期相比更加显著(UF值大于1.96)。对于平均最低气温而言,上升阶段出现的更早一些,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上升趋势显著加强(UF值明显大于1.96),1990年之后超过0.001显著性水平。
(4)铁岭地区年极端最低气温离散程度明显高于最高气温,波动较大、个别年份极端最低气温跳跃性强。近30年以内有四个年份最高气温极致超过了37℃。21世纪10年代距平值明显高于其它年代,极端气温升高趋势中该年代贡献率较高。贯穿上世纪80年代至今年极端最高气温存在多次2-4a短尺度周期变换,同时还出现明显9-15a周期性信号存在。
(5)年极端最低气温数据样本中,9个年份极值低于或等于-30℃,与极端最高温相比波动更为显著,与最高温不同的是上世纪90年代至今距平正负值出现又出现三次转变。极端最低气温大小尺度变化较年极端最高气温更为复杂些,存在3-4a、 6-10a、14-18a周期变换。
[1]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朱志伟,花振飞.华北地区冬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水文,010,30(04):84-87.
[3]葛全胜,郑景云,郝志新,张学珍,方修琦,王欢,闫军辉.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地理学报,2014,69(09):1248-1258.
[4]秦大河.气候变化科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07):874-883.
[5]史培军,孙劭,汪明,李宁,王静爱,金赟赟,顾孝天,尹卫霞.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44(10):2294-2306.
[6]郭建平.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15,26(01):1-11.
[7]成爱芳,冯起,张健恺,李宗省,王岗.未来气候情景下气候变化响应过程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2015,35(01):84-90.
[8]卢洪健,莫兴国,孟德娟,刘苏峡.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气象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2015,35(08):1051-1059.
[9]张琪,李跃清.近48年西南地区降水量和雨日的气候变化特征[J].高原气象,2014,33(02):372-383.
[10]沈永平,苏宏超,王国亚,毛炜峄,王顺德,韩萍,王宁练,李忠勤.新疆冰川、积雪对气候变化的响应(Ⅰ):水文效应[J].冰川冻土,2013,35(03):513-52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