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极端高温变化—从全球到城市尺度
编号:20 稿件编号:155 访问权限:公开 更新:2021-07-27 16:43:55 浏览:100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11月07日 14:0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4] 全球气候变化:过去和未来 » [S4] 11.7日(下午) 议题四

暂无文件

摘要
复合型极端高温—白天、夜间不间断热—相较于暖日、暖夜而言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更大。但传统极端高温指标未能充分考虑此类事件,导致对其变化特征及原因、未来风险及影响的认识十分不足。
基于双变量约束条件,首先定义了复合型极端高温事件,并分别在全球尺度、半球尺度、中国区域以及中国城市地区量化了其频次、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影响面积的变化。发现:从全球到我国城市地区,在过去几十年间,都经历了极端高温类型的显著变化,即从单纯的白天热或夜间热演变为复合热;这种转化在未来将会加速,导致复合型高温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可能成为北半球最常见的高温类型;即便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C以内,仍会在21世纪末成为全球最常见高温类型。
定量检测归因结果表明,造成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为温室气体排放,其强迫效应,不仅能够在全球-半球尺度上,也可以在中国区域,甚至在中国东部城市地区被显著检测到。本文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检测归因框架,研发了多步检测归因方法(stepwise detection and attribution)在引入局地强迫(如城市化)的同时避免了“多重共线性”的干扰。基于这一方法,温室气体、气溶胶、城市化等不同尺度的强迫得以直接比较,量化出城市化在城市地区复合型极端高温的时-空变化中的贡献大概为30%。
结合人口及人体健康数据,进一步定量确定了复合型极端高温的因热致死率明显高于单独白天或单独夜间热的情形,未来受此类致命高温影响的人口暴露度可能增长4-8倍。

参考文献
[1].Wang J., Chen Y.*, Tett, S., Yan. Z. W., Zhai P. M., Feng J., and Xia. J. 2020: Anthropogenically-driven increases in the risks of summertime compound hot extrem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528
[2].Chen Y.*, Zhou B., Zhai P., Moufouma-Okia W. 2019: Half-a-degree matters for reducing and delaying global land exposure to combined daytime-nighttime hot extremes. Earth’s Future, 7: 953-966
[3].Chen Y.*, Zhai P. M., Zhou B. Q. 2018: Detectable Impacts of the Past Half‐Degree Global Warming on Summertime Hot Extremes in Chin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5: 7130–7139.
[4].Chen Y., Zhai P. 2017: Revisiting summertime hot extremes in China during 1961–2015: Overlooked compound extremes and significant chang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4(10): 5096-5103.
 
关键字
复合型极端事件,高温,检测归因,风险预估,人体健康影响,城市化
报告人
陈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稿件作者
陈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