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5.7”特大暴雨云微物理特征的偏振雷达观测分析
编号:170
稿件编号:56 访问权限:公开
更新:2021-10-12 16:38:03 浏览:693次
墙报交流
摘要
广州“5.7”特大暴雨云微物理特征的偏振雷达观测分析
王洪1,2,尹金方2,吴乃庚1,3,丁伟钰1
1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广东生态气象中心
摘要:2017年5月6-7日,广州突发局地特大暴雨,降水集中爆发于广州的花都区(HD)和黄埔/增城区(ZC),小时降水量大,强降水持续时间长。16小时累计降水量(543 mm)和3小时累计降水(383 mm)分别打破了广州市和广东省的历史记录。针对其降水特点,采用广州S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自动气象站观测、ERA5再分析等数据分析中尺度特征、云微物理特征及其演变过程,重点关注HD和ZC对流的异同点。结果表明,HD和ZC的对流具有相同的水平反射率(ZH)量级、低质心结构和差分反射率(ZDR)柱现象。相较于HD对流、ZC对流的降水强度更强、维持时间更长、累计降水量更大。在ZC对流中,相对更小(~0.2 dB)的 ZDR和更大(~0.35 ° km−1)的比差分相位(KDP)分布表明,该区域的液态水含量更高、中等尺度的雨滴粒子浓度也更大。基于偏振雷达反演的雨滴谱DSDs参数(如粒子质量加权直径Dm、归一化粒子谱截距log10Nw和液态水含量LWC等)进一步佐证ZC对流的Dm相对较小,但log10Nw明显比HD对流的高。ZH时间演变过程显示ZC本地触发的准静止对流合并了从HD移动而来的对流。结合反演DSDs表明,合并过程为ZC对流带来了大量中等尺度粒子,这增大了雨滴粒子碰并增长的概率,进而导致更大的ZC地面降水。此外,当ZH值一定时,与液态水含量密切相关的KDP越大指示降水强度越强。
关键词:局地特大暴雨,S波段偏振雷达,比差分相位,暖云过程
关键字
局地特大暴雨,S波段偏振雷达,比差分相位,暖云过程
发表评论